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 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 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 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波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2008年12月20日星期六

脫下面具的時候

論性──曹仁超創富智慧書的圖像

讀曹仁超的最新一輯創富著作《論性》,對於說不清什麼是結構性投資產品的文化版記者來說,聽曹Sir談愛論性之外,書後節錄的《富爸爸.笑爸爸talk show》劇本是bonus。無緣得睹曹Sir一身睡衣打扮在台上的演出,只能通過劇本的文字想像一番。

對 於敝報的同事來說,想像曹Sir做talk show的樣子並不難,平日下午,曹Sir常會在編輯部表演免費talk show,對金融財經高談闊論一番。而年二十八養了一年的雞誤服橡筋而亡,過年無得食雞,全家大小攬住隻雞喊的故事,則是有一年向他逗利是時聽回來的。當 時就覺得他的表演欲和表演天分都很高。

問曹Sir幾時會再踏台板?他卻答不會再做show了。「不值得再做,因為沒有回報。」整個演出,滙 豐投資千萬元,但他個人沒有收取分文。他指《富爸爸.笑爸爸》的目的是要證明自己在舞台劇方面的才能。「整個概念由我提出,再由同事和滙豐談,後來找來詹 瑞文演,一坐下我就表示要全部掌控演出的理念,因為我不是要賺錢,而是要實驗自己的理念。」

藝術家脾氣

曹Sir在談到和藝術家合作的經驗時說,「我的藝術家脾氣更大,我try my best 在表演之中。」他盡力做好的不只是表演,有《信報》長期讀者對記者說,這麼多年看下來,發覺全份報紙最少錯字的版面,就是「投資者日記」。

問 曹Sir保持「不壞之身」的秘訣,他的答案是不斷的校對,六千字稿件他用兩小時完成,交版房打字。原稿打完之後,自己校對,改正之後再校一次,最後再由編 輯校對第三次。「第二天早上八點起床後再看一遍自己的文章執漏,如果有大錯就要出聲明更正。」他把自己的工作流程介紹一遍,強調已不是很多作者會看回自己 刊出的文章。

不過相對於每日見報的專欄,三本熱賣的創富著作內容嚴謹度就沒有這麼高。記者見到《論戰》一書中所舉的歷史例子,往往道理正 確,但細節卻是謬之千里。例如書中談到正確資訊的重要,引了一個英國浮屍計賺德軍的故事,然而本來發生在1943年的西西里島登陸戰,卻變成了1944年 的諾曼第登陸。問曹Sir是什麼一回事?

他說三本書也是親自校對,關於金融財經的內容他是十分嚴謹的,加上手邊資料齊全,故問題不大。但 是,「關於戰爭的內容我是中學時看過,只有一個模糊印象,叫出版社的編輯代查。如果有錯,是陷作者於不義」。曹Sir說,編輯的責任就是要查證,但「香港 傳媒行業,包括《信報》的普遍現象,是編輯的學養不及作者」。他指這情況是1982年開始,「因為肯寫東西的人不肯留夜,所以我們只能接受……」。

從事報館工作至凌晨是平常事,忙亂之際,記者間或會和曹Sir在洗手間不期而遇,見他用毛巾抹一把臉,然後又回辦公室繼續寫稿、對稿。曹Sir自言自八十年代開始認真把寫作視為終生職業。每天朝十晚十之餘,星期六寫完的稿、星期日還回到報館加進最新的進展。

《論性》一書中,曹太出鏡率很高,有一章直接就叫做〈婚姻有利投資〉。編輯部同事有時會見到曹Sir秘書炮製「苦瓜特飲」,作為定時服用的健康食品。「吃苦瓜的目的是氹老婆開心,有什麼功效我就不知道。」

一生唯謹慎

有 讀者說,「投資者日記」和其他財經專欄不同之處是,其他人總是根據結果分析,曹Sir卻是直面陣前,但心態卻是保守的。「諸葛一生唯謹慎,我從來不打沒有 把握的仗。」這種先勝而後戰的態度,明顯來自他的閱讀,雖說出來做事後他說已不看「和搵錢無關的書」,但中學時代除了兵書戰策外,他還涉獵《鬼谷子》、 《梅花易書》、《鐵板神算》、《燒餅歌》,研究陰陽、易數,相信盛極必衰的道理。

《論性》一開始就強調要認識自己,說女人二十五歲、男人三 十歲不認識自己就沒有運行。記者問他如何可以認識自己?他說沒有。「除了聰明人可以開竅之外,還有當頭棒喝,或是醍醐壺灌頂,兩種方法。」當頭棒喝是從錯 誤中學習,「醍醐灌頂是指平時累積了很多事,然後到了某一點觸類旁通」。

曹Sir話,出了「勢、戰、性」三本書,《論性》應是整輯最後一本,日後無乜嘢可以教大家喇,但隨即又說:「我寫咸濕笑話都得㗎,哈哈。」

書 裏除了曹Sir的金句,意大利小丑也不時出場。意大利即興劇﹙commedia dell'arte﹚的角色戴着面具上場,擁有各自戲謔的作風,誇張的手勢,嬉笑中有反思。記得今年萬聖節前夕,《信報》同事都在電郵中收到曹Sir的禮 物——他戴上面具的照片。但曹Sir說,《論性》一書中已除下面具,與大家真誠相見,連珍藏的家庭照、求婚照也從抽屜裏抖出來,公諸同好。這頁寫了多年的 日記,快要到尾聲,脫下面具的曹Sir,會以什麼姿態與大家見面?

記者:鄭傳鍏

《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