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 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 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 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波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2008年2月28日星期四

活著多好



曲:胡波 詞:黃偉文 編曲:胡波/孫偉明

當我還在 花園散步
當我還在 浴室洗澡
十步以內 可擁抱

*遇著什麼 煩~惱
 想跟我說 都可聽到
 翻到有趣 圖畫
 何妨大笑 讓妙事亦被我看~~到

#遊玩時 開心一點 不必掛念我
 來好好給我活著 就似最初
 仍然在呼吸都應該 要慶賀
 如果想哭 可試試對嘉賓滿座......
 說個笑話 紀念我

到處還是 香水氣味
到處還是 塗鴉筆記
就像我未 拋低你

repeat*##

悼爸爸



曲:柳重言 詞:黃偉文 編:柳重言

不要不要假設我知道
一切一切也都是為我而做
為何這麼偉大 如此感覺不到
不說一句的愛有多好?
只有一次記得實在接觸到...
騎著單車的我倆 懷緊貼背的擁抱

* 難離難捨想抱緊些 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如孩兒能伏於爸爸的肩膊 誰要下車
 難離難捨總有一些 常情如此不可堆卸
 任世間再冷酷 想起這單車還有幸福可借
(任世間怨我壞 可知我只得你承受我的狂或野)

經已給我怎會看不到
雖說演你角色實在有難度
從來虛位以待 何不給個擁抱?
想我怎去相信這一套
多疼惜我卻不便讓我知道
懷念單車給你我 唯一有過的擁抱

難離難捨想抱緊些 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如孩兒能伏於爸爸的肩膊
哪怕遙遙長路多斜
你愛我愛多些 讓我他朝走得堅壯些
你介意來愛護 又靠誰施捨

Repeat *

2008年2月4日星期一

悲傷的回憶 豔麗的綻放


2月3日,看罷劉雅麗的獨唱戲《蔓珠莎華》,有點觸動。

時間是殘酷的,任何的傷口經過時間的洗禮,都會癒合。梅艷芳已離開我們4年多,她離開時的悲傷,隨著時間而令人淡忘;

不過,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才是經典;事實證明,梅艷芳的歌以及故事,已印在這兩至三代香港人的心坎裡。她,已成為粵語流行曲的一道經典,不能磨滅。

正如獨唱戲內所提,黃霑、陳百強、張國榮和梅艷芳,我們都不會忘記您們。



『蔓珠莎華』
蔓殊莎華(mañjusaka)這個名字來自梵語。
“摩訶蔓珠莎華”原意為天上之花,
顏色火紅近乎妖豔的花朵,是入秋時分最奪目的綻放。
佛典中也說蔓珠莎華是天上開的紅花。
日本語「彼岸花」的別名就是「蔓珠莎華」,是說那一種紅色的彼岸花。
蔓珠莎華在日本的花語是“悲傷的回憶”,相傳此花只開於黃泉,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
有謂:
黃泉道上盡是彼岸花
漫山遍野盡是血紅毯
觀其形態像是在迎魂
引領靈魂走進極樂地
此後永遠忘卻那八苦
彼岸,無生無死,無苦無悲,無欲無求,
是個忘記一切悲苦的極樂世界。
而這種花,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生於弱水彼岸,傳說花香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內容摘取自場刊)


《蔓珠莎華》獨唱添愁哀 

石琪

劉雅麗在這個舞台獨唱戲飾演「一代歌后」,沒有表明哪一位,但觀眾當然都知道是逝世超過四年的梅艷芳。  

《蔓珠莎華》不是詳述歌后傳記的音樂劇,只是由劉雅麗在約個半小時內自講自唱,簡略講出本港一個女歌手「出道」「走紅」「情路」與「再生」的四段經歷,演唱了三十首歌,主要是梅艷芳的名曲。  

對星迷和戲迷來說,顯然太簡短了,不像同是春天舞台製作、高志森編導的《喝采》拿陳百強、張國榮、鍾保羅的故事與歌曲借題發揮,構成生動多采的歌唱劇。  

但我沒有什麼期望,覺得《蔓珠莎華》並無大吹大擂地炮製賣弄,只是簡簡單單地流露懷舊紀念性,倒也可以接受。最重要是劉雅麗個人表演顯出實力,值得欣賞。  

劉雅麗本身演藝經驗豐富,「豆沙」歌喉近似梅艷芳,而又自成一格。我看首演場,她唱得有韻味有情感有爆炸力,收放自如,專業水準甚強。她沒有刻意扮成梅艷芳模樣,然而活脫脫就是一個自小走江湖賣唱做戲的女藝人。  

她演繹主角小時在荔園、夜總會而至在舞廳,大唱當年流行的國語歌,相當好聽。然後新秀比賽得勝,為電視台唱《IQ博士》主題曲,現場觀眾反應很過癮。到了經典之歌《赤的疑惑》:「今天美景不能再,不要為我添愁哀,似夕陽在散餘暉,將消失在可見未來。」更唱得充滿感觸。  

這個獨唱戲主體就是獨唱名曲,對主角的情場波折、事業浮沉和絕症後最後演唱會就稍觸即止,當然不足夠。舞台上或銀幕上,何時才會出現正式的梅艷芳傳記呢?  

高志森在場刊提到法國影片《粉紅色的一生》描述歌后庇雅芙,她卒於1963年10月10日(我查到是11日),梅艷芳正好在當天出生,很巧合,她倆的歌喉與生平也有些相近。分別在於梅艷芳還是影后,她與張國榮合演的《胭脂扣》是最有代表性和紀念價值。   

〈轉載自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