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 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 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 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波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2011年1月29日星期六

新舊戰友憶華叔 莫樹錦 : 遇上張三丰


一個是民主領袖,在民主運動中角色舉足輕重,追隨者難以盡數;另一個是肺癌權威,閒時夥美女主持飲食節目、在雜誌寫專欄,既是醫生又是名人,外間簡稱他為「靚仔醫生」。兩個看似互不相干的人物,卻因為一場病患,搭成一個「人生交叉點」。

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去年初證實患上第四期肺癌,隨即轉介給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腫瘤學系教授莫樹錦診治,這對醫生病人組合,去年雙雙獲得「香港癌症基金會」邀請,擔任講座嘉賓,以他們的號召力去鼓勵病人勇敢抗癌。

癌症醫學講座的嚴肅沉默,遭直率幽默的司徒華一下「爆肚」打破:「我都有一個問題想問你的……我只係有一個感覺,你幾有型,我想知你每日點整個頭?」要知道名人同場,總是擦出火花。

華叔眼中的「型男」醫生,對華叔印象又是怎樣?莫樹錦以俠骨丹風四字形容,首次約見,「少少像太極張三丰,很有氣魄」!他們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十分饞嘴。華叔愛吃鰻魚飯、臘腸,但家人嚴禁,憂慮食物「太毒」,會影響病情。或許是因為莫樹錦感受到華叔的渴求,也幫忙說項:「科學上沒有什麼不可以吃的……鰻魚飯、臘腸卷,這些他的家人一聽就皺眉頭,但他一聽就流口水,我當然企在他那邊!」

首次見面,談病情、治療方案,普通人恐怕是恐懼憂患,過去面對不少風浪的華叔卻是泰然面對,「他(華叔)只說了一句:『我相信你,就照你意思去做啦!』這句對行醫的人來說,很重要」。華叔的感染力不止在民主路途,更在其他風浪上,「個病來到,也咬緊牙關面對,永不言敗」,他甚至形容癌症是「祝福」,指要好好打這場仗,因為有很多事情要做。連醫生也不禁佩服這位病人來,「有這股勇氣生存的人,是值得敬佩的」。人的相互交流,有時不必語言。

華叔將一生貢獻予爭取民主,連重病、接受療程也把這個掛在心頭。他最擔心是能否出席去年的六四晚會,「原來一早知道要去六四,看看化療療程的日程,要令身體復元,以至能夠去到六四……one of the first thing in mind,我們傾談到六四一定要掂!六四時個身體狀況是能夠去到六四!」

去年底,民主派收到一個重大喜訊,就是《○八憲章》起草人劉曉波獲頒諾貝爾和平獎;香港方面,初時只有兩人獲邀,其一是華叔。後來很快地,支聯會已決定由時任副主席的李卓人代為出席。

原來華叔已重病,更不用談乘長途飛機,莫樹錦憶述,「其實他無問過,但也知道不需要問啦,正在聞氧氣,也知道不能上飛機」。華叔未有進一步詢問自己能否出席,但在病房內,不忘告訴他人自己有份獲邀。

相信劉曉波獲獎是上天安排的禮物,讓華叔帶着喜樂離開!

莫樹錦簡介

今年50歲、擔任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腫瘤學系教授的莫樹錦,在1984年加拿大阿爾伯納省大學醫科畢業,1989年在多倫多瑪嘉烈醫院考取腫瘤內科院士資格。1996年回港,從事「內科腫瘤學」的科研工作,專攻肺癌,被視為業界中的權威醫生。

方蘇:不要把他神化

不經不覺間,方蘇認識了司徒華原來差不多近四十年了,當年還是大學生、小伙子的他,轉眼已是塵滿臉、鬚如霜,人已到了60歲之齡;而當年只是40歲的司徒華,如今亦魂歸黃土!

曾是《七十年代》編輯、現在是畫家的方蘇,1973年認識司徒華。當年,社會發生了文憑教師事件,那年他還是中文大學學生會的外務副會長,既是「好事之徒」,定必「八卦」那年的社會大事,於是跟運動搞手司徒華相見。「我們叫他做司徒!」

「那時華叔很瘦,他是標準的『煙剷』,煙接煙駁住食,佢自己都說『無不良嗜好,只是每日兩包駱駝!』」方蘇還說,那時對於這一位前輩,只覺得他作風霸道。可是,他認為這是那一代人的處事作風,「司徒」至少會讓他發表意見,「他當然覺得自己是對的,人人也是如此,否則不能說服自己幹下去」。

方蘇隨後三十多年的日子,不時有機會與司徒華碰面、合作。他畢業後從事給教師看的刊物出版工作,教協那時也出版了同類刊物,大家算是同行。

到後來,方蘇參加了天地圖書的工作,初時是管行政的事,最後卻陰差陽錯,跟着李怡參與了從天地分拆出來的《七十年代》雜誌。他與司徒華再在交滙點上相遇!

「1978、79年,《七十年代》登了文章,冒犯了北京某些權貴。」結果雜誌被迫與天地圖書分家,需要另外集資把雜誌延續下去。

「那時,教協有一班人同意雜誌的方向,同意注資入雜誌讓雜誌繼續出版。」方蘇說,那時他是管數的,知道教協在司徒華的呼籲下,共籌得數十萬元給《七十年代》,當時來說是一筆大數目!

「我們無主動找他,是他主動找我們!」

「司徒能夠成為一個人物,當然有他獨特之處。」他建立了八萬名會員的教協、成立了支聯會,過去二十年堅持平反六四,那是其功;但也有一些做法卻未必為方蘇所認同,就像去年的政改方案。但人畢竟只是凡人一個,有長有短,最重要還是以「平常心對待,不要把他神化」!

在方蘇心目中,司徒華是「司徒」,不是華叔,一切恍如他筆下,坐在維園年宵攤檔為市民寫揮春的一位長者,不是高高在上,而是相知相識多年的故友。「有一年,支聯會朋友叫他立即拿壺茶來給他!我立即拿着茶壺往維園去!」方蘇笑着說起往事,過往一切彷彿又到眼前來!

方蘇簡介

方蘇1951年生於廣州,1981年至1998年期間出任時事刊物《九十年代》執行編輯,並曾任記協執委。1998年《九十年代》結束後,重拾畫筆,全職投身畫畫。

採訪、撰文:何素文、江麗芬

攝影:黃俊耀

版面設定:楊慶祥

編輯:李海潮

【轉載自信報政在生活】

2011年1月27日星期四

飛奔求生 三窟自保

■兔子以善於奔跑出名,所以跑得快,皆因其無「殺人利器」且體形較小,不得不以快速奔跑逃開巨獸撲殺,久而久之,「訓練有素」,便成為非肉食動物快速的代表(野兔每小時跑五十六至七十二公里,最慢的綿羊十七點五公里,最快的豹一百零四至一百一十二公里),數千年前已有飛兔之名,善跑的馬因而被冠以兔名,如大家熟知呂布的坐騎便稱為赤兔(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淮南子.說林訓》說「人莫不奮於其所不足,以兔之走,使犬如馬,則逮日歸風。」其意為時人熟悉奔跑最快的動物為兔、犬、馬。兔子是賽跑冠軍,中外皆然,這從歐洲有八腿兔的傳說可見—四條在背四條在腹,四背腿跑累了便翻身使用四腹腿接力再跑。古人沒有「科學知識」,對不解物事充滿想像,八腿兔是其一;我國則有《山海經山經柬釋卷一》的〈南山經〉所列各種怪獸怪禽,按《山海經》自漢代以降,均被視為「地理類書籍」,至清代才列為「小說類」;八腿兔顯然亦是「小說家言」。總而言之,無論古今中外,都有「馳若兔之飛」的形容。希臘的《伊索寓言》那則「龜兔賽跑」,奉勸能幹者不可懶惰,其以兔為主角,正是牠跑得快有代表性之故。

■在十二時辰中,卯屬正東,東方是日、月初升的方位,故稱卯為門,進而說「月中有玉兔,乃卯之屬」。有說「兔十二屬卯位,處望日,月最圓,而出於卯上,卯,兔也,其形於月中,遂有足形。」又因兔口有缺,與月缺相配,月中有兔說更言之鑿鑿,戰國時屈原的《天問》已有此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兔)在腹。」意謂月亮不知有何能耐,竟能起死回生,晦暗了又能復明;月亮為什麼養育着顧菟(蟾蜍和兔)在腹中,這對牠有何益處?月亮「養兔」(月亮因此有玉兔的別稱)當然有目的,而目的在讓牠為西王母娘娘搗藥,不過,此說至唐代已改為「嫦娥(嫦娥為后羿的妻子,偷服西王母娘娘賜乃夫的靈藥而奔月)搗藥」,時兔與嫦娥為伴,但搗藥的是嫦娥,兔只是服侍在側。

西王母娘娘的玄霜仙丹(也稱蛤蟆丸)是長生不老藥,白兔和嫦娥服後都長生不死,終年無休搗藥;由於長壽(長生不死),加上多產,兔遂為農業社會老百姓崇拜。李白的〈擬古十二首,其九〉︰「……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月兔空搗藥,扶桑已成薪……。」寫的是對靈藥虛幻的感歎。按扶桑成薪是說時間飛逝神木已枯朽;《淮南子.天文》指「日拂於扶桑」即太陽從扶桑樹下升起;日本自以為是日出之地,因名扶桑。

不過,別說在人類已能登月的現在,東漢時王充便在《論衡》中指出「月中兔實為月氣」,即月中無兔,在地球上望有朦朧兔形異影,只是月亮所聚氣體之形;宋代的王安石更進一步,認為「月中彷彿有物,乃山河影也」。蘇軾〈鑒空閣詩〉最後兩句為「妄云桂兔蟆(蟆,蟾蜍),俗說皆可屏」。說的當然是關於月中有桂樹白兔及蟾蜍的傳說皆不足信。

■我國古今文學作品中寫兔的不少,王迅《兔寄明月》(社科文獻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的〈中國文學作品中的兔〉說之甚詳,http://www.gg-art.com/中華博物網則記錄了不少兔成語,亦可參攷。在這眾多「兔文獻」中,筆者認為《淮南子.說林訓》有兩則與商業社會有關的寓言,比較有現實意義。其一為「逐鹿者不顧兔,決千金之貨者不爭銖両之價」,意思是說獵鹿人追逐獵物時不會顧及同時出現的兔子,這便如做大生意的人不會計較小價錢。這種比喻令筆者想起《水滸傳》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徑劫單身 黑旋風沂嶺殺四虎〉,寫黑旋風李逵接老娘去與他共住:「……趁午更曉星殘月動身趕路,約行了數十里,天色漸漸微明,去那露草之中,趕出一隻白兔兒來,望前路去了。李逵趕了一走,笑道,那畜生倒引了我一條路。」如果李逵有「逐鹿者不顧兔」之想,便不會趕小兔耽擱時光誤了正事。其一為「兔走歸窟,狐死首丘」,意謂兔子滿山跑,最後還要回窟……,這和人有落葉歸根的想法如出一轍。

■兔成語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守株待兔」、「狡兔死良狗烹」及「撲朔迷離」了。前者見《韓非子.五蠧》:「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犂的木柄)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人)所笑。」此說因明馮夢龍的「暢銷傳奇」《喻世明言》第十八卷〈楊八老越國奇逢〉加以引用而家傳戶曉:「妾聞治家以勤儉為本,守株待兔,豈是良圖。」;中者出自太史公之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說「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記.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三)》則說「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吳越春秋.夫差內傳》:「狡兔以(已)死,良犬就烹;敵國如滅,謀臣必亡。」顯然脫胎自司馬遷之言)。這些說法,均對「狡兔」並無憐惜之心,對「良狗」則寄予同情,相對現實生活中兔是弱者,這種說法令不少人為兔子抱不平。而表象與兔無關的「撲朔迷離」,出自《樂府詩集.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意為雄兔的腳亂動,雌兔眼睛半閉,但奔跑起來就分不清雄雌。

至於「兔死狐悲」,典出《宋史.李全傳》:「狐死兔泣,李氏滅,夏氏寧獨存?」而「民間傳奇」說兔與狐發誓同生死共患難,聯手以對付大敵獵人,及後獵人射殺兔子,狐狸「抱屍」痛泣。這是表彰「物傷共類」的悲痛,亦是表彰「義氣」的傳說,卻與現實大異其趣,以獵人不會錯過帶走死兔而狐狸不會放過一頓「盛宴」!

還有,不能不提的是成語「狡兔三窟」,典出《戰國策.齊第四》:「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今居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遊於梁……還報孟嘗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馮諼為孟嘗君營造三個可安身之處,等於得到三重保險。顯而易見,「狡兔三窟」是一種防守策略,今人仍用,不過,以「狡猾」形容弱小無力的動物如兔子,並不恰當,以兔子「多挖深洞」,不過在走避食肉獸的撲食,因此說其「狡猾」何如說牠「機靈」。

■兔性溫馴,警覺性高,一見異動一聞異聲便逃之夭夭,反應神速,遂有「兔起鶻(隼、獵鷹)落」及「守如處子,動若脫兔」等成語,guarded as a virgin, swift as a hare肯定譯自後句,此句脫胎出自《孫子.地篇》︰「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孫子認為「兵貴勝,不貴久」,主張用兵要速進速退、速戰速決,兔子具有這種特性,這正是無利爪無利齒的兔子在弱肉強食世界中能「世代繁衍」的根本原因。出於對兔子的喜愛及對其一年數胎不斷繁殖的崇敬,卯年出生的人,便被定性為溫文爾雅、善良純潔、活潑可人,在「無後為大」的農業社會,多產的兔子更被視為「多子多孫」的膜拜對象。

美國《花花公子》俱樂部的女侍應作兔子打扮,稱「兔女郎」(Bunny Girl),雖然此名之得是從伊利諾州一家叫做「小兔之家」(Bunny's Tavern)的招牌女郎而來,以《花花公子》創辦人赫富納為伊大學生,經常光顧此小客棧並獲得靈感,而有「兔女郎」侍應之創舉。由於意頭佳且穿得少,「實惠經濟」,「兔女郎」大受顧客—主要是男顧客—歡迎以至成為美國式消費文化的一部分。

兔年說兔.四之二

【轉載自信報林行止專欄】

2011年1月26日星期三

吐子兔子 望月成孕



一如往年,二月號的《信報月刊》發表一組由多位名家撰寫有關農曆新年的文章;今年辛卯屬兔,道號玄鶴子朱鶴亭老先生寫〈辛卯兔年運程與養生〉、朱有道的〈投至狐蹤與兔穴.多少豪傑〉、李健麟的〈資產價格上升快如脫兔—奇門預測兔年投資前景〉及蔣匡文的〈二○一一年預測〉,均為讀者不應錯過的佳作。值得一提的是,蔣氏引述《地母經》論流年,得出今年「農產品收成是無問題,只是人為炒作把農作物價格推高」;此解讀可能對錯各半,「百物出現通脹」的一個源頭正是由於澇旱二災接踵而至令農產品收成「有」問題!這種大趨勢投資者不可掉以輕心。

■二千多年來,在未有西方公元紀年之前,我國沿用的農曆紀年均用干支,大家熟知的有甲午戰爭(一八九四年)、戊戌變法(一八九八年)、庚子賠款(一九○○年)及辛亥革命(一九一一年)等……,今年二○一一年是辛卯年;至於說辛卯屬兔,是根據東漢大學者王充的《論衡》有關十二生肖的排列而來,這十二種動物,與十二地支相配,成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十二生肖中沒有貓、象等,源自一則「四十後」皆知的「古老傳說」。話說軒轅黃帝為人定生肖,召集多種動物競賽,勝出的便可名列十二生肖。比賽中貓因老鼠作梗參選,象被老鼠鑽進鼻孔拔足狂奔;而牛跑得最快,卻被騎牛的老鼠於終點時一躍「衝線」終得第一……。這些傳說,所本多半是毫無科學根據且邏輯亦不周延的「民間故事」編成,現代人當然不可能相信,但膽小的鼠輩何以排於十二生肖之首?鼠騎牛背說不由你不信。

關於十二生肖的排名,電腦世代的小孩已因心有旁騖而不屑一顧,但下面這首很易上口的兒歌,只要雙親耐心誘導,三歲孩童很快便會琅琅上口:「十二生肖真趣,小小老鼠排第一,大牛後面是老虎,兔子跳呀龍飛舞,長蛇爬呀馬羊追,猴子瘦啊公雞肥,小狗小狗汪汪叫,小豬小豬快快跑。」除了母雞較公雞肥只是入十二生肖的是公雞,因此不得不以之代母雞有點勉強外,其餘都是相當恰當的形容。背誦這首兒歌,加上默記十二地支,對我國這種有悠長歷史的民俗文化,便有基本的理解,那確是在國際化環境下香港社會不致被「全面西化」的好辦法。

■卯年出生者生肖屬兔。「生」當然指生年,「肖」則指「像」(生肖因此亦稱「屬相」),「肖兔」便是像兔的意思;至於為何某年出生「肖」某種動物,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問」,其來源可說莫衷一是至今仍未有定論,比如《詩釋.小雅.吉日》有「吉日庚年,即差我馬」之句,說的是庚年吉日是騎馬狩獵的好日子,「午」與「馬」遂對上了,……。總方面看,先民對大自然一無所知,對與我們起居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物,有可以幫助我們耕作運輸以至供食用的馬、羊、牛、雞,犬等,還有危及我們性命安全的虎、蛇,對這些動物先民既有依賴感又有恐懼感,這種原始感覺產生了對動物的崇拜,因此用為紀年紀月,十分自然。

以動物為紀年的所謂「生肖文化」,我國之外,其他三個文明古國希臘、埃及和印度都有,希臘的十二生肖為牡牛、山羊、獅子、驢、蟹、蛇、犬、鼠、鰐、紅鶴、猿及鷹,埃及的與之相似,只是鼠變成「貓」,而印度則以「虎」代「獅」,而「雞」則代以「金翅鳥」;至於我國的少數民族如蒙古、維吾爾、黎(海南)、傣(西雙版納)及彝等,均有基本上與漢族的相同只是略有增刪的十二生肖,有以魚或穿山甲代雞,以狐狸代狗或以象代豬,各民族俱以他們熟知的動物作十二生肖。

■兔是總稱,據林同在一九九九年二月號《信報月刊》發表那篇副題為〈兔年談兔及其有關事物〉所說,常見的兔有海兔、雪兔、短耳兔、灰尾兔、歐兔、鼠兔及蹄兔等多種;動物學家的「分類」更多達六十餘種,以消閑為目的的讀者,對此似乎不必費神,我們只要分rabbit和hart兩大類便可。前者有野生有家兔(飼養,既有肉兔亦有寵物兔),後者專指野兔。此二物的分別,外形不易辨認但確有差異,比如後者體形通常較大,後腿及耳朵較長;兩者的最大不同在前者出生時無毛、未開眼(小兔稱bunny)而後者渾身是毛且開眼(小兔稱leveret)。這兩種兔野生時的生活習慣相近,牠們群居的兔窩總稱Warrent(養兔場亦用此字),其大小視兔隻所居的地洞亦稱兔窟(brurar)多寡而定,各位沒有讀過亦應聽過的《愛麗絲漫遊仙境》,主角愛麗絲便是跟蹤一隻懷有袋表的白兔而跌落burrow進入「仙境」,這是此書最初譯為《兔窟傳奇》的由來;burrow(窟)亦作動詞用,如「狡兔三窟」的標準(不一定最佳)譯法為A rabbit burrows itself in three hideouts—兔子為自己掘了三個窟。

■兔傳說之多,不可勝數,而大都是神之又神玄之又玄高深莫測,古人也許當真,今人當然應一笑置之。這些傳說中,以兔子的得名最神奇。據宋代話本《武王伐紂平話》中〈姬昌吐子成兔〉,說商朝紂王捉了周朝姬昌,囚之於羑里,同時殺死姬昌之子伯邑考,並把屍體剁成肉醬,派大臣費孟把之送至牢房,給姬昌吃;姬昌明知肉醬是兒肉剁成,亦「甘之如飴」!費孟回報,紂王認為姬昌連兒子的肉都能下嚥,不是「賢人」,成不了氣候,遂釋放之。姬昌出城十多里,見無來人,大慟,在後來稱為吐子冢的地方嘔吐,吐出的肉醬成一前所未見的動物,後人便稱之為與吐子同音的兔子。這種說法今人即使是文盲亦不會相信,有識見的古人亦一早提出質疑,但此說流傳數千年,吐子成兔子說已深入百姓腦海。事實上,此說既突顯了商紂是殘暴不仁的暴君形象,又彰顯後來成功「復國」的周文王(姬昌)的忍辱、機警和親情,其成為一代「賢君」,豈是偶然。

兔子得名的另一版本見於王充《論衡.奇怪篇》:「兔吮毫而懷子,及其子生,從口而出……。」這段話的意思是雌兔舔吮雄兔兔毛而懷孕,是所謂「感而不交」(此說後於瑪麗亞的「無性生殖」不足一百年,但王充所記為「古人」的說法,這等於說早在耶穌出生之前,我國民間已有此說);而宋代官至尚書左丞的陸佃(號陶山)在《陶山集》說「兔,吐也;明月之精,視月而生……五月吐子而生。」指的是雌兔望月(中的雄兔)便成孕,至五月小兔便從口而出。這類說法當然完全無稽,但古人因乏生理常識,復驚異於兔的高度繁殖力,因而有諸多穿鑿附會之說,實不足為奇。罵人話「兔崽子」亦「典」出於此,晉朝張華的《博物志》說「古人以兔望月而孕」,遂斷定雌兔性淫,「兔崽子」成為罵淫亂者的專用詞;至清代則專指「男寵」。崽與仔同,「崽者子也」,崽子即小兒,從字面看,「兔崽子」即小兔子。

■有關「兔望月而孕」的說法,到了明代仍非常流行,張瀚的《松崗夢語》說「兔視月孕,以月有顧菟,其目甚了,今人卜兔多寡,以八月之望。是夜深山茂林,百十為群,延首林月,月明時則一歲兔多,晦則少。是禀顧菟之氣而孕也。」不用吮毫,僅望月便成孕!這較「無性生殖」更進一步。

「顧菟」究竟指什麼?自古至今,聖賢大儒,各有解釋,迄無定論,惟菟與兔同,則大家早有共識。朱熹認為顧為顧望,以顧為瞻望之義,並非兔名;但毛令奇在《天問補注》則說「顧兔為月中兔名」,而也有人指「顧,眷戀之意」,因此顧有撫育之義;《詩經》說「顧菟在腹」,正是月亮撫育兔子之謂。上舉「顧菟」是兔,但近代學者聞一多在《古典新義。天問釋天》則認為「顧菟是蟾蜍」,他當然作了一番考證和解釋(見三聯《聞一多全集》),但離題太遠,不去引述了。

兔年說兔.四之一
【轉載自信報林行止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