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 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 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 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波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標籤
Book Reviews
(10)
Buddhism
(1)
Canton Pop
(13)
Chinese Classics
(6)
Chinese Culture
(13)
Concert
(6)
Copy and Paste
(47)
Dairy
(96)
Delicacies
(1)
Drama
(22)
Global
(2)
Leisure
(75)
Miniatures
(1)
Movie
(7)
Musical
(7)
Newspaper cutting
(45)
Philosophy
(8)
Politics
(26)
Soap Operas
(1)
Stamp
(1)
Theatre
(18)
2007年12月31日星期一
2007年12月17日星期一
2007年12月11日星期二
師奶‧喝彩‧神探

這個十二月可真是我的觀影旺季,短短上週,已一連看了《萬千師奶賀台慶》、《喝彩》舞台劇和電影《神探》,本月下旬還會觀看三齣舞台劇。
我看《師奶》不是為了看詹瑞文,反而是因為林奕華!東亞衛視有一個名為《現代啟視錄》的節目,是以三位不同視齡的主持人論盡不同年代的香港電視文化,林奕華是三位主持人其中之一。我在節目中了解到林氏過去是TVB的編劇,與甘國亮等編過《執到寶》等經典。所以今次看《師奶》,我也想知道他對於現在的TVB怎樣看。不過,似乎《師奶》一劇的野心更大,他只是以TVB作為一個窗口,去看香港的文化氛圍,從TVB的師奶節目,去看香港人的師奶人格。不過,敢問一句,師奶人格也不是一件壞事罷!
《師奶》的娛樂性固然很豐富,詹瑞文的反串演出充滿神釆,不過當中仍有悶場。以我看來與以往看《歡樂今宵》盧海鵬的趣劇差不多。(當然,盧海鵬所扮的歌星是永恆經典!)有時見到詹氏他的單人演出也令人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


《神探》是被譽為杜琪峰與韋家輝於銀河影像的十週年紀念作,並過非譽,劇中有《大隻佬》、《PTU》等片的影子。把「人心中有鬼」的概念形象化化成電影橋段,是頗為新穎的做法。韋家輝的劇本善於去解讀人心理上的微妙狀態,劇中的神探,究竟是辦事如神的偵探,抑或是神經的探員,是很值得去細味的 。
2007年12月4日星期二
道經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語譯】能夠瞭解別人長短善惡的,可稱聰慧;能夠認識自己良知本性的,可稱清明。能夠戰勝別人的,可謂有力;能夠克服自己的,可謂堅強。能夠知足而淡泊財貨的,便算富裕;能夠勤行大道而恆久不息的,便算有志。常處於道而不離失,便能長久;身雖死而道猶存,便是長壽。
【注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極端重視「明」,「智」與「明」的區分極微,「智」是外射的,「明」是內照的。換言之,「智」所以觀人,「明」所以省己。嚴復謂:「智如燭,明如鑑」,可謂妙喻。
【逸民】人貴自知。自知、自勝比知人、勝人功力更深厚;人皆難逃一死,唯有抱守於道,才能不朽。
《本篇內容引自〈新譯老子讀本〉和蔡志忠〈老子說〉》
2007年12月3日星期一
富爸爸,窮爸爸
很快看畢這本書。有些內容是挺深刻的,現作以下紀錄,以供他日自
- 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而工作,富人讓錢為他們工作。(Page 48)
- 人們總為了實現慾望而最終變成為錢工作。實際上,錢是無法
滿足人們的慾望的。(Page 58) - 恐懼使人們落入工作的陷阱,掙錢→工作→掙錢,希望有一天
能消除恐懼。(Page 57 to58) - 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中產階級買他們以為是資產的
負債。(Page 106) - 對成年人而言,把支出維持在低水平,減少借款和勤勞地工作
會幫你打下一個穩固的資產基礎。(Page 113) - 財務智商(Financial I.Q.)是(Page 127 to 128):會計、投資、瞭解市場和法律。
- 一旦人們為支付生活的賬單而整天疲於奔命,就和那些蹬著小
鐵籠子不停轉圈的小老鼠一樣了。老鼠的小毛腿蹬得飛快,小鐵籠也 轉得飛快,可到了第二天早上醒來,他們發現自己依然困在老鼠籠裡 。(Page 170) - 「首先支付自己」→在支付每月支出之前,富人總是先將錢安
排在自己的資產專案上。(Page 218)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