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語譯】能夠瞭解別人長短善惡的,可稱聰慧;能夠認識自己良知本性的,可稱清明。能夠戰勝別人的,可謂有力;能夠克服自己的,可謂堅強。能夠知足而淡泊財貨的,便算富裕;能夠勤行大道而恆久不息的,便算有志。常處於道而不離失,便能長久;身雖死而道猶存,便是長壽。
【注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極端重視「明」,「智」與「明」的區分極微,「智」是外射的,「明」是內照的。換言之,「智」所以觀人,「明」所以省己。嚴復謂:「智如燭,明如鑑」,可謂妙喻。
【逸民】人貴自知。自知、自勝比知人、勝人功力更深厚;人皆難逃一死,唯有抱守於道,才能不朽。
《本篇內容引自〈新譯老子讀本〉和蔡志忠〈老子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