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 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 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 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波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2008年7月7日星期一

童話的移情補償

陶國璋 繁星哲語 2008/7/5

香港是個金融中心,商業攻略刻蝕人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疏離……於是輾轉出現kidult現象,成年人以「赤子之情」來補足心內的空隙,其實是逃避自由。

男性的kidult以收集玩具模型漫畫等為癖。他們會眷戀孩童時期曾玩過的玩具。現在,他們的經濟獨立,於是發狠的盡量搜集這些玩具,追回童年的記憶,希望重拾一絲溫馨;更深層的,內心不願意活在爾虞我詐的成人世界。

孩童時代所經歷的非自主記憶,對比於現實世界的疏離,顯得特別溫情,撫弄着「咸蛋超人」、舊巴士模型或翻看早期的《龍虎門》,往往釋放潛伏在內心的安全感,現實的、不安的世界好像遠離了我,我又重回無所擔負的幻想世界。是多麼令人刻骨銘心!

kidult對待玩具模型、動畫、漫畫,不僅僅只是一種娛樂,他們追逐限量版,病態地瘋狂購買,甚至到不能自拔的地步。因為它們所牽動的情感,載負有一種說不清的幸福含意。

另一些kidult,有男的,也有女的,則渴慕着童話式的生活。

日本的一套動畫《鋼之煉金術師》相當能反映時下kidult的童話化心態。

故事發生在一個煉金術相當發達的世界。進行煉金術必須按照『等價交換』法則,為了獲得什麼,是須以同等的代價交換,代價不夠就要以自己的任何部分(例如身體的一部分、記憶等等)作為代價去填補。

主角愛德華和他的弟弟十分思念已故的母親,為了再次見到母親而進行了人體煉成,可是因為煉成時的反彈效應,愛德華失去了左腿,而弟弟阿爾馮斯則失去了全身。愛德華以犧牲自己的右臂為代價將弟弟的靈魂煉成,並將他的靈魂固定在一副鎧甲上。

從此他們為了取回所失去的一切,開始踏上了找回自己身體的旅程。動畫當中不斷重複一句主調:「人不付出犧牲,便得不到任何收穫;如果想要得到什麼,就必須付出同等代價。」主角深信着,這就是世界的真理。

《鋼之煉金術師》雖然是老少咸宜,但小孩和成年人的着眼點可以完全不相同。小孩喜愛的可能是當中刺激的故事情節,也可以是主角威風凜凜的作戰英姿;而大人喜愛的可能是背後的含義─存在的意義。

愛看動漫的人其實不見得一定是kidult,但那些陶醉在卡通漫畫簡單的情節的,是孩童化了的成人。他們以動畫的情節來勉勵自己,像稚氣的童話主角般面對着妖魔播弄,即使事事不如意,仍能抱着堅忍和積極的態度,不怕挑戰,絕對相信可以戰勝魔法的資本主義世界。

《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