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個金融中心,商業攻略刻蝕人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疏離……於是輾轉出現kidult現象,成年人以「赤子之情」來補足心內的空隙,其實是逃避自由。
男性的kidult以收集玩具模型漫畫等為癖。他們會眷戀孩童時期曾玩過的玩具。現在,他們的經濟獨立,於是發狠的盡量搜集這些玩具,追回童年的記憶,希望重拾一絲溫馨;更深層的,內心不願意活在爾虞我詐的成人世界。
孩童時代所經歷的非自主記憶,對比於現實世界的疏離,顯得特別溫情,撫弄着「咸蛋超人」、舊巴士模型或翻看早期的《龍虎門》,往往釋放潛伏在內心的安全感,現實的、不安的世界好像遠離了我,我又重回無所擔負的幻想世界。是多麼令人刻骨銘心!
kidult對待玩具模型、動畫、漫畫,不僅僅只是一種娛樂,他們追逐限量版,病態地瘋狂購買,甚至到不能自拔的地步。因為它們所牽動的情感,載負有一種說不清的幸福含意。
另一些kidult,有男的,也有女的,則渴慕着童話式的生活。
日本的一套動畫《鋼之煉金術師》相當能反映時下kidult的童話化心態。
故事發生在一個煉金術相當發達的世界。進行煉金術必須按照『等價交換』法則,為了獲得什麼,是須以同等的代價交換,代價不夠就要以自己的任何部分(例如身體的一部分、記憶等等)作為代價去填補。
主角愛德華和他的弟弟十分思念已故的母親,為了再次見到母親而進行了人體煉成,可是因為煉成時的反彈效應,愛德華失去了左腿,而弟弟阿爾馮斯則失去了全身。愛德華以犧牲自己的右臂為代價將弟弟的靈魂煉成,並將他的靈魂固定在一副鎧甲上。
從此他們為了取回所失去的一切,開始踏上了找回自己身體的旅程。動畫當中不斷重複一句主調:「人不付出犧牲,便得不到任何收穫;如果想要得到什麼,就必須付出同等代價。」主角深信着,這就是世界的真理。
《鋼之煉金術師》雖然是老少咸宜,但小孩和成年人的着眼點可以完全不相同。小孩喜愛的可能是當中刺激的故事情節,也可以是主角威風凜凜的作戰英姿;而大人喜愛的可能是背後的含義─存在的意義。
愛看動漫的人其實不見得一定是kidult,但那些陶醉在卡通漫畫簡單的情節的,是孩童化了的成人。他們以動畫的情節來勉勵自己,像稚氣的童話主角般面對着妖魔播弄,即使事事不如意,仍能抱着堅忍和積極的態度,不怕挑戰,絕對相信可以戰勝魔法的資本主義世界。
《轉載自信報財經新聞》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 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 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 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波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標籤
Book Reviews
(10)
Buddhism
(1)
Canton Pop
(13)
Chinese Classics
(6)
Chinese Culture
(13)
Concert
(6)
Copy and Paste
(47)
Dairy
(96)
Delicacies
(1)
Drama
(22)
Global
(2)
Leisure
(75)
Miniatures
(1)
Movie
(7)
Musical
(7)
Newspaper cutting
(45)
Philosophy
(8)
Politics
(26)
Soap Operas
(1)
Stamp
(1)
Theatre
(18)
2008年7月7日星期一
童話的移情補償
陶國璋 繁星哲語 2008/7/5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